法国人眼中的中国:法国食品协会中国区万佳敏 |
http://www.yuanFr.com 编辑:yuanFr 发布时间:2008-9-2 | ||
北京外国人--“外国人眼中的中国”系列访谈四: 法国食品协会中国区市场总监万佳敏女士 主持人:大家好,欢迎来到第29届奥运会官方网站,外国人看中国、外国人看北京访谈系列现场,今天我们非常有幸的请到了法国食品协会中国区市场总监万佳敏女士,跟我们聊一聊她在中国的想法。 万佳敏:大家好,我叫万佳敏。我是法国食品协会中国区市场总监、北京代表处的负责人。 主持人:我想请问一下您到中国多少年了?以前有没有来过中国? 万佳敏:我1995年的时候曾经来过中国,当时在北京大学学习语言。第二次来中国是在2005年,随后的三年一直在北京。 主持人:您对北京这三年来的变化,有什么样的想法吗?和您1995年到北京的时候相比,和现在有什么样的变化? 万佳敏:我在1995年第一次来中国的时候,是作为一个学生,当时我住在北大的宿舍,2005年又来到北京,这十年间的对比,我觉得当时北京的汽车非常少,交通也没有那么堵塞,在街上看到更多的是自行车,没有那么多商场,也没有那么多外国人,经济也没有现在这么发达。2005年我来到中国,恍如隔世一般,出乎我的意料,北京的变化那么大,到处有高楼大厦,大型、国际化的商场,交通问题更为突出了。确实北京的发展非常快、非常迅速。 主持人:相比三年前您刚来的时候,今年是2008年要办奥运会了,您觉得这两年有什么样的变化吗? 万佳敏:这三年跟相隔十年的变化相对少一些,但是我看到每年北京增加很多的汽车,路上经常堵车,这是北京缺憾的地方。但是北京的确越来越美好了,因为北京的绿化做的很有成效,我非常喜欢骑自行车,平常周末的时候,我就会骑自行车到老北京的胡同里面转一转,北京有越来越多的街心花园或者是社区的花园,北京比以前更加漂亮了。 主持人:如果有朋友到北京来的话,您会推荐他们去什么地方? 万佳敏:我相信肯定有我的亲朋好友会在奥运会期间来北京参观旅游。朋友过来,我首先会带他们看长城和故宫,这是中国的象征,第一次来中国的人,我肯定会带他们参观这些地方。另外,我很喜欢老北京的城区,一个是鼓楼,一个是雍和宫,这两个地方非常有中国的特色,非常有中国代表性,有北京的韵味在里面。累了我带他们去吃饭,我会带他们去东北人餐厅。因为这个地方的装修非常有特色,桌子和椅子都是红色,还有饺子非常好吃。
万佳敏:1995年和2005年这是我两次来中国的经历,对北京人留有非常好的印象,95年我第一次感受,觉得北京人非常善良、开朗。我特别喜欢北京。比如我作为一个外国人的经历,如果碰到什么问题,比如旅游的时候找不到路的话,随便问一个北京人都会帮助我,很耐心的告诉我怎么走。我相信每一个来过北京的外国人都跟我有同样的感受。 主持人:刚才你说喜欢雍和宫和鼓楼,这都是以前的古建筑。现在新建了很多的奥运场馆,你更喜欢哪个? 万佳敏:确实,除了刚才说到的雍和宫和鼓楼我非常喜欢外,一些新的建筑也是非常有新意的,从建筑设计的角度,我觉得建外SOHO是个能给我有以灵感的地方,我曾经在那边工作过一段时间,我非常希望能够经常过去看一看,给我一些新的灵感。另外,我觉得世贸天阶也是北京现在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志性建筑,长350米,宽20米的天幕,非常新颖和震撼。作为我们法国食品协会,经常组织一些活动,那里是非常好的活动地点。另外,作为女性都喜欢购物。北京现在有很多大型的商场,比如像星光天地,我周末的时候会去逛一逛。 主持人:对于新建成的奥运场馆,您更喜欢哪一个? 万佳敏:一些新的地标性建筑,比如鸟巢和水立方,从设计的角度来讲,是非常具有现代感、时尚的建筑。我个人非常喜欢摄影,因为没有机会进到里面,现在只是在外面参观它的外貌,我也经常拿起照相机拍摄这样的建筑。我非常希望今后有机会近距离能够参观鸟巢和水立方的内部。 主持人:我想一定会有这个机会的。 万佳敏:比较可惜的就是,现在大家了解比较多的就是鸟巢和水立方,对于其他的奥运建筑了解得不是太多,也希望以后能够看到更多设计新颖的建筑。 |
||
页码:第[1]页 |
||
来源:缘缘法语论坛 | BBC《MUZZY》初学法语字幕视频教程 | |
[关闭窗口] [大 中 小] [打印] [法语学习网址] |